為賡續紅色血脈、感受時代新貌,7月21日,中國電建地產西南區域貴陽項目管理黨支部聯合電建物業西南區域黨支部踏足黔北大地,先后前往“鄉愁花茂”與革命圣地茍壩會議舊址,在現實與歷史的交匯中汲取奮進力量。
在花茂村,黨員們穿行于白墻黛瓦、干凈整潔的村舍之間,漫步于陶藝文化創意街區。大家認真聆聽講解,深入了解花茂村如何從昔日的荒田,在黨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依托紅色文化、田園風光和特色產業,蝶變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實地參觀現代陶藝展示館和特色農家樂后,黨員們真切感受到花茂村走出了一條“文化賦能、產業興村”的特色振興之路,深刻領會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豐富內涵。
懷著崇敬之情,黨員們前往蒼松翠柏掩映下的茍壩會議舊址。在會議舊址及陳列館內,一件件飽經滄桑的文物、一張張泛黃的圖片、一段段詳實史料,特別是那盞照亮革命道路的“馬燈”故事,無聲確有力地訴說著1935年春天那個決定性的夜晚——當多數意見傾向冒險進攻打鼓新場時,毛澤東同志以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赤誠,深夜提燈前行,以非凡勇氣與清醒判斷,最終說服中央取消原議,避免了紅軍可能遭受的嚴重損失。黨員們駐足凝視,聆聽講解,仿佛親歷了那場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激烈論辯,深刻體會到在復雜斗爭形勢下革命先輩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敢于擔當、民主團結的崇高精神。
此次融合紅色教育與鄉村振興的愛國主義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深受觸動,大家紛紛表示,要將此次茍壩之行學習成果轉化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原動力,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投身本職工作,充分發揚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