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近三年電力行業數據顯示,承包商事故數高達65.8%-82%,且其中責任事故占比達80%。國能山東公司積極落實集團公司安全生產部署,運用全鏈條管理思維,創新構建“承包商數字化閉環管控體系”,通過智能化手段貫穿準入篩選、過程管控及后評價全周期,推動外包外委業務安全管理實現質的提升。
數字化準入:AI模型精準“排雷”
近日,山東公司安全管控平臺創新應用“承包商評價”功能,搭載AI智能分析系統。該功能基于資質合規性、過往業績、人員結構、特種作業資質、保險保障等多維度建立評價模型;系統自動抓取承包商基礎數據,對資質掛靠、年齡結構異常、特種作業證過期等風險點實時預警,從源頭確保引入“優質活水”。
人員機具管控:“一碼”鎖定安全準入
推行“一人一碼、一機一碼”賦碼管理,將人員安全培訓記錄、資格證書、健康狀態等關鍵信息集成至電子碼證,并與生產現場門禁系統實時聯動;一旦發現未持有效證件、安全培訓未達標等情況,系統自動攔截人員進入并推送整改通知,剛性落實“不合格人員零進入”。
三維評價分級:動態激勵與懲戒
評價部分創新構建“安全生產管理、履約能力、服務水平”三維評價體系,將承包商表現量化為百分制評分,自動劃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個等級。實施結果導向的差異化管控,優秀承包商納入招投標“白名單”,優先獲得合作機會;一般承包商實施“風險提級管控”,低風險作業按中風險標準執行;不合格承包商堅決列入失信名單。此舉有效構建了“優勝劣汰”的良性市場競爭機制。
閉環聯動:信用檔案驅動長效管理
承包商評價結果實時接入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形成動態更新的信用檔案。項目結束后,系統自動觸發評價流程并同步清除相關人員門禁權限,徹底規避“離場人員滯留風險”。
數字化閉環管控模式成效顯著,承包商作業違章率大幅降低,成功打造了“企業安全管控強化”與“承包商管理水平提升”的雙贏格局。山東公司安全監察中心將持續深化“一件事”全鏈條管理理念,推動承包商安全管理模式由“被動監管”向“主動治理”轉型,為企業外包業務安全管控輸出可復制、可借鑒的實踐經驗。(國能山東公司安全監察中心 工程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