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國務院國資委在“AI 煥新 產業共贏”企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上重磅發布40項“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優秀建設成果”,其統籌推進、聚合央企合力和產業鏈力量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煥新社區”也正式上線。
中核集團“核聚變診斷數據生成式融合補全與質量監測”從數百項建設場景中脫穎而出,成功上榜成果名單。同時,集團公司旗下同方股份作為首批入駐“煥新社區”的單位之一,攜核心技術成果參與社區生態建設,將為社會提供開放、高效、安全、可控的AI服務。
核聚變前沿AI應用成果上榜
高價值應用場景是人工智能發揮效能的核心載體,決定著技術落地的價值限度,其作為人工智能落地見效、創造價值的關鍵依托,為技術成果轉化提供實踐土壤、為實現技術賦能產業提供關鍵路徑。
今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啟動中央企業人工智能行業高價值應用場景優秀成果征集,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積極組織,聯合院內專家團隊進行成果申報,形成了“核聚變診斷數據生成式融合補全與質量監測”案例,該項建設成果以場景價值核心突出、應用實效顯著、行業推廣價值深遠等優勢成功入選。
該場景建設成果,是依托西物院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裝置,通過對裝置產生的海量等離子體診斷數據進行挖掘與自主訓練,首創性打造的一款針對磁約束等離子體診斷數據統一表征與生成式補全的專業大模型。該大模型成功攻克了超高溫等離子體測量困難、診斷數據缺失的行業難題,為科研人員提供了高質量完備的實驗數據集,其生成的統一等離子體向量優化了控制任務,依托已實現的相似物理現象檢索加速實驗優化,為核聚變研究提質增效。
近年來,西物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在國資央企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的背景下,西物院緊跟趨勢,已構建起以聚變專業時序大模型為模型基座,以智能診斷、智能仿真、智能控制等為核心場景的“人工智能+磁約束核聚變”應用體系,大幅提升了核聚變研究的效率與安全性,為未來聚變堆穩定運行和聚變商業化進程筑牢根基。
同方股份助力“煥新社區”共創啟航
“煥新社區”秉持“匯聚眾智 煥新共創”核心理念,定位為服務全社會的AI開源開放創新平臺,旨在通過優秀技術成果開源開放、AI+應用落地經驗共享、應用創新帶動等方式全方位促進自主AI技術及產業生態成熟,助力我國搶占AI科技競爭制高點。平臺整合“算力、模型、數據、國產、場景、專區”六大類核心功能,目前已匯聚90多家企業、50多家高校、20多家組織機構,其中包括10多家央企。
同方股份通過模型開源開放和數據集開源開放兩種核心方式參與“煥新社區”建設。其與華為共同打造的華知大模型——國內首個知識服務與科研行業大模型,作為首批入駐的大模型,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模型在線體驗/API體驗服務和場景化問答服務。同時開放的還有涵蓋自然科學領域期刊、會議論文、專利、政府公文、法律法規、科技新聞等的網絡公開文獻數據集。
近年來,同方股份以央企擔當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人工智能+數據要素”雙輪驅動,利用自身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方面的能力優勢和資源優勢,致力于為社會提供知識服務及數字化解決方案。此次入駐的華知大模型已升級到5.0版本,實現了“全系列、多模態、強知識、高可信”的能力躍升,在此基礎上開發的CNKI AI、知網研學等系列AI應用已在教育科研、工業農業、政務財經、醫療法律等領域實現規模化落地,助力各行業構建數智化基座。
來源丨同方股份 西物院
評論